自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,全国上下万众一心,为抗击疫情付出了不懈努力,但是疫情造成的损失也是巨大的。朱民认为,从总需求、总供给和整体宏观经济周期环境看,此次疫情对经济的影响远超过2003年的“非典”疫情。预计两个月全国消费将减少1.38万亿元人民币,对于经济受到的巨大负面冲击要有深刻的理解,需要以十倍的努力来推动经济反弹。
对于如何应对疫情对经济的影响,朱民认为,需要争分夺秒,控制疫情和复工两手抓,需要以结构性政策支持,需要打通中央和地方,需要政府和市场共同发挥力量。“经济停工二十天,第一笔需求从哪里来?我觉得政府部门可以加大和提前采购,作为支持复工的第一笔需求。”朱民说。
朱民还表示,目前,政府部门已经从宏观层面出台了很多很好的政策,从金融流动性支持、财政税费支持、海关出口支持等各方面来保障企业复工。但是政策的落地有个过程,需要迅速到位,给企业灵活性和自主性,以及充分的后勤保证。
朱民认为,疫情是影响当下中国经济很重要的一个方面,但需要把它放到一个更宏大的叙事之中,这是从根本和长远来看更为重大的历史阶段。
但是,从中等收入国家迈向高收入国家并非易事,如何为中国走向高收入阶段打下一个好的起点?朱民认为,一方面应该继续改革和开放,克服非市场化服务业劳动生产率低这个瓶颈。另一方面,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,科技创新(网络+云+AI+5G)发挥了巨大作用,疫情过后无论是企业运行还是居民线上消费和生活,都将迎来新一轮的数字化高潮,可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动数字化和智能化,来拥抱新经济的未来。
“如果一系列的政策能够落地,重点突破的话,我们对实现2020年的经济和社会增长目标还是很有信心的。关键是,要有一个强有力的经济反弹。”他说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