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> 师资力量> 名师观点> 2021怎么看,2022怎么干?
2021怎么看,2022怎么干?
2021-12-28

2021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,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召开时间最早的一次。时间是急迫性的标尺,重新把脉中国经济已迫在眉睫。

针对此次经济工作会议的各方解读已有很多,在这里不再就会议公报进行逐一解读,从“三重压力”到重提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”,经济下行压力陡然增大已是各方共识。在这里,我仅谈谈个人总的看法。本次会议用两个关键词可以概括,一是“理性”,二是“纠偏”。

纠偏聚焦现实,理性指导长远,从廓清理论方向到部署实际工作,这两个关键词足以支撑起对于明年中国经济发展的乐观与信心。

在这篇文章里,我们首先谈谈理性的问题。

理性,首先体现在对于当前形势要有清醒真实的研判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,中国经济正面临“需求收缩、供给冲击、预期转弱”三重压力。针对三重压力,4700多字的会议公报新闻稿中,36次“保”、25次“稳”、12次“保障”,理性的底线思维之意明显。

“稳”字成为当前高层研判强调的重点,意味着内外双重压力下,经济发展已出现“不稳”的问题。今年以来,在疫情持续、洪涝自然灾害、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高位压迫及国内需求乏力、投资放缓、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经营成本上升影响,对于经济基本面的预期不确定性增强,导致国民经济循环堵点暴露性增强。

反映到经济增长上,GDP从一季度同比增长18.3%,到二季度的7.9%,再到三季度的4.9%,四季度预计会在3.9%左右。不断下行的数字背后,是国内经济正在被迫面临近年来罕见困难的事实。避免经济增长“失速”理所应当成为当前宏观经济政策的重心。

理性决定了我们看待当下危机的视角,特别是,最“坏”时刻或许还没有真正到来。2022年,我国经济面临的风险挑战主要有两方面:

对外,是国际货币政策转向风险。目前,主要发达国家已经在逐步退出量化宽松政策,并可能在明年开始新一轮紧缩性货币政策。如何进行时机把握、精准应对,是对中国明年经济运行的最大外部干扰因素。

于内,是房地产风险及传导效应引发的风险效应。经历过高膨胀发展期之后的房地产行业,对经济的拉动效应在加速边际递减。“房住不炒”政策下,房地产行业进入平稳发展阶段,房地产投资大幅降低,同时行业风险隐患暴露得愈发明显,并可能会传导致金融行业。

那么,究竟该怎么“稳”?首当其冲的,是对宏观大盘定力的把握。

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,在延续了12.6政治局会议“稳字当头、稳中求进”以及“六稳”“六保”等说法的基础上,增加了不少新提法。其中,今年的高频词“加大跨周期调节”再次被提及,强调“跨周期和逆周期宏观调控政策要有机结合”。

改革开放40多年来,中国经济宏观调控一直被一种自我纠结的速度“执念”所裹挟——既担心“破8”,又害怕过热。这背后的原因在于,我们过去曾习惯于将经济发展的结果与经济政策混淆。当发展的目的成为刺激政策本身,必然会发生长期与短期错配的逻辑问题。

当经济过热,当经济运行出现较大波动时,我们经常综合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经济运行进行逆周期调节,这种对“野马”生拉硬拽的防脱轨干预、这种类似于在高速公路上拉手刹的鲁莽操作,容易使经济运行中的风险不断累积,过度“放水”和“断奶式”信贷紧缩都会引发刺激过度导致的政策失灵,从而演化成“一放就乱、一管就死”的非正常周期循环。

经常性地“矫枉过正”,实际上是一种在时效度上的不理性。因此,接下来的宏观政策走向,必然要回归常识、着眼长期。明年的货币政策,主要是处理好四个方面的关系:

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关系:综合应用,做好预期管理,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相结合。

内部与外部的关系:对外,保持货币政策的定力,以“我”为主,保持连续性、稳定性,及时做好各国货币政策转向的布局。对内,统筹控制房地产市场信贷规模,放缓流动性节奏;集中进行风险管理,重点控制地方债务违约率,抑制中小银行风险及传导效应。同时,要预留一定的政策空间应对疫情短期内的反复冲击,提升对经济短期波动的容忍度。

“稳”与“改”的关系:在以市场机制作为价格调控中心的基础上,强调政府的关键作用。其中最重要的,是调控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节奏,加大重点领域与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,同时深化结构性改革,加大对科创企业、中小微企业、重大基建项目等重点领域的投资。

短期与长期的关系:将政策调控周期放长远,寻找经济新的发展动能,继续深化改革,进行产业结构性调整。加大对制造业、科创企业、中小微企业的支持与帮扶力度。推进重大工程项目建设,重视基建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,尤其是新基建领域。

真正穿越周期的好政策,既要看到当下、未雨绸缪,又要目光长远,有沉稳定力、有执着恒心,不因短期之变而自乱阵脚。更关键的是,着眼于价值的政策理念,要长期坚持、不断强化,成为根植于大国施政内核的基因。

落地的是“稳”,实则是求“进”。要实现这一点,在把好宏观方向盘的基础上,政策取向的稳定性也必须重视适时、适度。比如在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及的宏观政策、微观政策、结构政策、科技政策、改革开放政策、区域政策、社会政策七大政策内容之中,关于基础设施投资的表述出现的新变化,正能体现政策取向的这种转变。

自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“新基建”,基础设施建设,这项被认为是经济托底的传统手段,以全新的面孔出现在大家面前。而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,则不再从字面上强调技术表象的“新”,转而更关注节奏的把握。“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”,“适度”是前提,“超前”是要求。

所谓“适度”,是要防止走上速度崇拜的老路,防止大干快上的“重启”、一哄而上的重复低效建设;所谓“超前”,则赋予了“新基建”更丰富的内涵:着眼未来,而并非不断变幻现实戏法的“标新立异”。

当航行进入充满迷雾、不可预知的峡湾,理智与信仰决定了我们看待危机的视角。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,从农业到工业,从资源投入到要素主导,中国改革发展进程已爆发出不可逆转的强大内生动力。我们有理由相信,随着尊重经济发展规律理性的重塑与坚守,中国将再度一跃而起。

其他观点